里程碑

Thank you! Your submission has been received!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while submitting the form.
1993
醫院於1993年10月15日正式投入服務
1994
1994年6月23日醫院開幕典禮
24小時急症室服務
首間提供精神科服務的地區急症醫院
1995
醫管局首個微創外科訓練中心
心導管檢查室
那打素社區及病人資源中心
1996
醫管局首個衛星藥房
1997
醫院自1997年在不同服務範疇上取得專業認證
取得ISO 9000系列認證的部門包括行政部、藥劑部、醫學物理部、護理部及臨床腫瘤科;
本院亦獲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認證和ISO 22000:2005 食物安全管理系統認證。
臨床病理部的實驗室則取得 NATA 組織認證及香港實驗所認可證。
跨專科支援骨科及內科病人離院先導計劃
1998
醫管局首間引入「速涼」高科技食物處理系統的醫院
煮好的膳食以高溫殺菌包裝,
再用速涼設備迅速降溫,
方便膳食保存及運送至其他醫院。
醫管局首套真空運輸導管系統
1999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2000
綜合精神科日間中心
2001
復康及日間治療中心
率先引入專科門診新症預約分流
內科最先參與試驗計劃,此安排有效確保需緊急處理的病人不會遺漏,並能及早得到治療,
有關做法其後更被其他公立醫院採納。
腎科、糖尿科及造口傷口護理專科護士診所
員工心靈關懷小組暨東區醫院綠洲樂隊
2002
「護訊鈴」
「護訊鈴」為醫管局「社區健康電話支援服務團隊」的前身,透過出院病人電話覆診計劃及為高風險年老病人設立電話分流服務,減少長期患病長者的住院數字。
計劃的成功經驗,促使醫管局將服務擴展,並覆蓋全港七個醫院聯網。
2003
沙士抗疫
本院是其中一間首先有員工感染沙士的醫院,當時醫院管理層即時採取應變措施,包括迅速地把一些普通病房改建為設有改良抽氣系統的沙士病房,積極推廣防感染措施和監察實踐情況等。臨床方面,本院呼吸系統科醫生研製了一套有效治療沙士的醫治常規,令港島東醫院聯網的沙士病人死亡率為全港最低,病人的康復情況亦最為理想。
唯一24小時運作醫院天台直昇機坪
位於醫院天台的直昇機坪於1993年已完成興建。在2003年,各政府部門及持份者與醫院達成共識,直昇機坪正式投入服務。
毅置安居計劃(樂民居)
本院是參與計劃的三間醫院之一,醫院將附近空置的宿舍改建為家居環境,協助精神病患者早日融入社會。
2004
沙士疫後
為沙士及其他傳染病爆發作好準備,
醫院增加隔離病床(設有負氣壓)數目,
並提升深切治療部應付重大疫症的能力。
2005
亞洲首個綜合內鏡微創手術室
設立七個社區夥伴醫社合作平台
加強以社區為本的服務及支援
2006
聯網質素及風險管理部(於2011年更名為聯網質素及安全部)
團隊的成功經驗,為往後醫院質素及安全管理的模式定下基礎。
2007
介入放射中心
急症科病房
率先引入急症科病房,
成功疏導急症室的服務需求
及減輕內科病房的服務壓力
擴充微創外科訓練中心
增加模擬設施,
以及內窺鏡及腹腔鏡外科的培訓實驗室,
協助醫管局內外
不同外科分科醫生之間的技術轉移。
2008
單光子發射斷層掃描/電腦掃描相融影像診斷
東南亞首個「速弧」放射治療儀器
東華三院 – 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東區)
李嘉誠基金會寧養服務計劃 – 港島東聯網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寧養中心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慈善信託基金
2009
全球首個機械人綜合內鏡微創手術室
優化醫療團隊培訓計劃
醫院於2009年受醫管局委託,
試行「優化醫療團隊培訓計劃」(CRM),
以互動方式培訓員工,
提升團隊之間的溝通及合作,
2015年舉辦第一次  
「優化醫療團隊管理研討會」,
每年亦為醫管局員工舉辦
「優化醫療團隊培訓計劃」的模擬訓練。
第一屆東區醫院日
2010
香港首間公立醫院通過澳洲醫療服務標準委員會醫院認證計劃
醫管局數碼圖像計劃三間試行醫院之一
醫管局其中一間人工肺中心
2011
自體骨髓移植中心
職業醫療服務中心啟用
為政府在醫管局設立的兩間僱員職康中心之一,專門為因公受傷或患職業病的政府僱員提供即時及跟進治療,包括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及簡單傷口護理。
2012
微創骨科綜合影像手術室 –
設有大中華區首部三維X光引導手術系統
那打素臨床模擬訓練中心
承蒙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的支持
「那打素臨床模擬訓練中心」於 12 月 8 日正式啟用。
訓練中心設有先進的視聽系統,配合逼真的臨床環境,
如急救室、產房、手術室及仿真度極高的模擬病人,
透過模擬訓練提升醫療團隊
面對危急情況時的應變及溝通技巧。
擴建的訓練中心於2020年初啟用,
為醫護團隊提供多元化的臨床模擬訓練。
2013
擴建腎科日間透析中心
2014
亞洲醫院管理大獎(傑出獎)—深切治療部
深切治療部自2012年開始,推行「重症加強護理病房—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質量改善計劃,有效阻止病人唾液滲肺部而引起的肺炎,並加強護理人員對呼吸機護理流程的培訓。
2015
三維綜合內鏡微創手術室
緊急事故心理服務中心
2016
擴建內視鏡中心
2017
擴建綜合內鏡微創手術訓練中心
臨床模擬手術訓練中心
2018
中央消毒服務部
醫管局首間高壓氧治療中心
經過多年籌備,高壓氧治療中心正式於9月28日零時零分啟用。善長的慷慨捐助、各政府部門、醫管局總部與本院上下員工的通力合作,是中心得以順利落成及啟用的關鍵。中心未來會進一步拓展高壓氧治療的應用範疇及服務,以惠及更多病人。
2019
吳詠棠伉儷血科病房
吳詠棠伉儷多年來一直為本院的病人及職員提供慷慨支持。全賴他們的善意饋贈,血液腫瘤科病房得以配備更高規格的通風系統,為免疫力較弱的血癌病人提供更理想的治療環境。
2020
港島區首間刊憲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病房
陳廷驊基金會腫瘤科綜合日間中心
隨着本港癌症患者日益增加,日間治療服務的重要性顯著提升。承蒙陳廷驊基金會無私捐助,陳廷驊基金會腫瘤科綜合日間中心順利於12月1日投入服務,大大提升了本院服務量,並為病人提供更安全舒適的環境。
2020 - 2023
攜手對抗2019 冠狀病毒病
籌辦和支援醫院管理局於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社區隔離設施的運作
利用A11隔離病房分流確診病人,轉送合適病人往社區隔離設施,紓緩病床壓力
支援西灣河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的運作
2021
獲得「愛嬰醫院」認證
2022
複合式手術室
承蒙善長的慷概捐助、東區醫院慈善信託基金的全面支持,以及醫管局總部與本院上下員工的通力合作,複合式手術室經過多年籌備後,順利於2022年投入服務。手術室設置術中電腦掃描造影機及機械臂血管造影機,可切合不同專科的手術需要,尤其是處理緊急和複雜的情況,大大提升手術成效及病人安全。